養殖膜蝦塘鹽度的變化 海水養殖南**對蝦放苗后,逐漸降低池塘水體的鹽度,有助于養殖的成功。但是在雨季,特別是雷陣雨、暴雨,常常出現對蝦養殖池塘、近海的海水鹽度急速下降。在無(wú)風(fēng)、無(wú)增氧的狀態(tài)。雨水是純淡水比重輕,停留在水的表層、瞬間會(huì )使表層鹽度突然大幅度降低。尤其周?chē)械魅氲奈r池,更是使鹽度發(fā)生驟降。各種對蝦對鹽度有一定的適應范圍,由于鹽度急速下降,會(huì )引起對蝦的滲透壓功能,一時(shí)不能適應,容易引起對蝦的鹽度應激。如果不及時(shí)采用措施處理,會(huì )使對蝦發(fā)病,或者造成對蝦生長(cháng)不良等嚴重的惡果。
pH的變化 雨后蝦池水體pH往往降低,其原因是:正常的雨水pH值通常是7.0左右;往往又會(huì )降酸雨,其pH就降的更低;暴雨后地下淡水水位升高,地下水往往酸性大滲入蝦池,造成pH大幅度降低,會(huì )引起對蝦應激。
水溫的變化 養殖膜蝦塘我國沿海每年6-9月,是全年水溫**高的季節,也是對蝦生長(cháng)**佳的季節。由于降雨、無(wú)陽(yáng)光會(huì )使蝦池水溫降低,尤其中午降雨的溫度,遠遠溫度低于蝦池水體的水溫。若無(wú)外來(lái)動(dòng)力的作用下,表層水溫往往較低,會(huì )出現蝦池的水體分層現象。水溫驟降對蝦不能適應,會(huì )引起對蝦消化系統和免疫系統功能降低,常出現不攝食,消化吸收不良,出現空胃,空腸以及肝臟不正常等現象。對蝦免疫功能降低后,抗病力差,易發(fā)生各種疾病。
掃描二維碼
熱線(xiàn):18653823436